“阅读就像种下一朵花,一年读的是表面,两年读的是积累,五年读的是厚积薄发,一生读的是内心富足。”
本次活动由教科室主任韦添主持,2023年入职的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其中孟凡刚、王馨苒、徐诗慧、张光燕、査雯卉五位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故事,与在座老师分享读书感悟与收获,开启一场心灵的启迪之旅。
孟凡刚老师分享《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孟老师结合自己体育课堂上发生的生动故事,向老师们表达出“成长需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老师的肯定和赞誉”。孟老师认为,教育是需要温度的,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王馨苒老师分享《做一名幸福的音乐教师》一书。王老师以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为例,从“备课”“看着学生的眼睛去唱歌”“身体体验胜于语言的说教”三方面讲述着自己是如何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学习活动,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感,让学生喜欢、学会唱歌。从王老师的分享中,不时向我们流露出“做一名幸福的音乐教师”的骄傲。
徐诗慧老师分享《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担任二年级班主任2年,徐老师感悟颇深。徐老师发现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情绪调节能力较弱,而读完这本书,徐老师学到了批评的“一分钟原则”并与老师们分享——教师要做的就是快速疏导情绪,留出空间让学生自主修复,这远比长篇说教更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张光燕老师分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阅读这本书,张老师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智慧——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应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讲纪律,对待学生要公平。只要老师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们才会更加信任我们。
査雯卉老师分享《明明白白上好课,教学评一致性》一书。査老师娓娓道来,将自身的阅读感悟与平时教学中的故事相结合,让在座的老师们清楚地了解到原来边阅读专业书籍边实践教学是一件一举两得的方法。査老师以书中的观点印证教学中的实践,才明白“教-学-评一致性并不是机械的流程,而是师生共赴目标的旅程”。
会后,老师们各抒己见,讨论着平时教学中发生的故事,相互学习,从个人的实践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精华,得到启发。最后,韦主任作总结发言,希望老师们在后续教学中不忘读书,多读专业书籍,做学生和老师们的“榜样”。同时,也期待2023年入职教师把握当下,笔耕不辍,尝试撰写小课题,做好微研究,提笔写下个人的“第一篇专业论文”。
通过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期望能够激发学校青年教师的教育热情,提升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信,老师们能以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书写师生成长的美好篇章。